新聞中心
致力于國家人防事業,專業從事人防設備,防化設備,通風設備,電氣設備的生產銷售及安裝,為國家定點生產及安裝人防工程防護設備的企業
首頁 > 新聞詳情
新聞詳細
看甘泉碧源人防的轉型之道
“拿到了國家人防辦頒發的資格認定證書,就等于手中握有一張國內人防工程市場的通行證,我們再也不必去替別人做外加工生意,仰人鼻息,看人臉色,可以說,我們碧源人防從此走上了企業發展的快車道。” 2月28日,甘泉街道碧源人防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戴興泉掩飾不住自己的興奮之情,對記者侃侃而談。 國家級資格認定 告別仰人鼻息的歷史 碧源人防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甘泉街道專業從事人防設備、防化設備、通風設備、電氣設備的生產銷售及安裝的廠商,公司注冊資本為4000萬元,前幾年年銷售只有數百萬元,這樣的產銷規模在揚州并不算“高大上”企業。 “到目前為止,揚州各縣市區人防工程市場上叫得響的生產廠商有6家,邗江區有兩家,另一家是楊廟鎮的盛天人防,他們取得相應的資質,有了穩定的客戶源。我們是揚州第6家,在市場上一時名氣還沒有打得響,產銷規模小,利潤薄。其實,并不是我們產能小,也不是技術不過硬,而是因為我們手中一直沒有國家人防辦頒發的資格認定證書,在同行業中只能替別人做代加工生意。做來料加工,工人按圖生產,埋頭苦干一陣后,產品發過去,檢驗合格后,貼上了人家的商標標牌,再好的品牌,再優質的產品都是替別人做嫁衣。” 戴興泉說。 決定碧源人防命運重大轉折的時機在去年12月。那時,公司首次獲得國家人防辦頒發的資格認定證書,具備了獨立承接人防設備安裝工程的資質,公司的轉型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那一陣子,公司上下喜氣洋洋,人人揚眉吐氣。只有戴興泉知道,這個燙金的資格認定的書分量有多重。那是公司充實技術力量,引進行業頂級人才,加大新產品設計研發力度,將主打產品從人防配件延伸到人防門、通風管道、電氣工程等人防工程新領域帶來的成果。 “智能制造”壓降生產成本 “市場經濟瞬息萬變,一個企業的掌門人一定要頭腦清醒,既要在紅火時看到潛在危機,又能在困局中找到新的突破點。”戴興泉說,一個企業家的前瞻意識與應變能力,往往決定企業的生命力,甚至于決定企業能走多遠。 早在前幾年,國內一些人防工程生產廠商還在依靠人工作業打天下,碧源人防就及時捕捉“智能車間”信息,引進精密度和抗疲勞強度更高的工業機器人,使得生產線自動化作業程度有了極大提高。以防空門生產為例,如今,從材料下料到焊接,拼柜組裝等工序,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作業精度更高,節省了人工成本。“以前防空門生產,各個工序的一線工人加起來要30多人,現在自動化程度高了,質量有了可靠保證,只要8至10人就玩轉了。產品技術含量提高了,必然要求一線操作工具有相應的文化層次。我們現在的一線操作工都是自動化專業大專以上學歷,而最關鍵的是,極大了壓縮了生產成本。即使訂單不漲,利潤空間也有所拓展。每年春節后,不少企業面臨用工荒,而我們卻很淡定。不必為那么多一線操作工流失而操心,這讓我們有了更多的主動權。” 戴興泉說。 結束“蝸居”生涯 實現“彎道超越” 如今,碧源人防面臨發展新機遇,各種優勢迭加,公司產能得到極大擴張:今年,已經能生產人防防腐門7000樘,密閉門10000只,防爆滴漏門20000只。且能夠獨立承接人防設備安裝工程,去年產值1000萬元,今年產值將突破7000萬元。 “生意上合作伙伴不光看你的生產能力與產品質量,更加看中你的生產基地有沒有規模。目前我們在村里的生產車間用房是租來的,空間太小,不能不說是制約發展的‘短板’,沒有自己的一塊根據地,嘴上講得再天花亂墜也沒用。”戴興泉表示,甘泉街道目前正在以項目為引領,推進企業走科技創新之路。公司打算在雙塘工業園征地30畝,建設自己的生產、研發、銷售基地,讓企業盡快實現發展中的“彎道超越”。 (通訊員 李宏清 張鵬 記者 高寶亮) |
所屬類別: 公司新聞
揚州碧源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與您攜手共贏,共創美好未來

揚州碧源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揚州市邗江區甘泉街道老山村
ADD:Hanjiang Ganquan Street Laoshan village in Yangzhou City
服務熱線:0514-80388709
客戶服務郵箱:303170717@qq.com
傳真(Fax):0514-80825529
? 2019 揚州碧源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蘇ICP備15056632號-1 中企動力提供網站建設 揚州